B 站有一位每年都会做年度 “好歌” 歌单的 up 主,他选的歌曲不会是那种特别主流的歌曲,但是客观来讲算是有新意且不俗的作品,但是弹幕的风格一般会是这样
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谈谈国内(CN 大陆)的音乐环境,和浅聊下造成这种环境的原因。
回到标题,当某种判断被 80% 的主流所认同时,就算不是,它也得是。如果某种现象普遍却又不正常,那其中基本都会有着局限的历史原因,同时也有着巨大的改进空间与机会。
先问是不是#
很多人觉得国内的 “文艺” 水平差,其实不然,至少 “文” 上面,从我们的义务教育开始,语文一直是学科三大金刚之一,从未动摇。之前心血来潮重新翻读了一下中学的语文课本,和上学时读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受,每篇课文都值得反复咀嚼很多遍。那时还无法对 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” 感同身受。
如果看看小红书的各种小作文,会发现不少人想发挥水平的时候还是有底蕴在的,模板化的底蕴虽然不好看,但是至少有。但在 “艺” 方面。国内一直是一种比较奇怪的局面,我们不缺有才华的人,但这些人一般是圈地自萌,大众不了解,也没有能力了解,甚至略略了解的小部分大众将其他人不了解作为一种优势。两方双向抛弃。我们说到作家,很多人能说出鲁迅,余秋雨,朱自清,余华老师等等,但是如果说到国内厉害的交响乐指挥家,厉害的小提琴演奏家,厉害的电子音乐制作人,可能很多人就比较陌生了。现在说到华语乐坛,大众熟知的不是那些有实力,有想法,做作品的艺人,而是靠着 meme 黑红爆火的各种艺人。我们不缺艺术上的绝对值,缺的是艺术的普遍性。
所以对于大众来讲,确实是有着 “没有好音乐” 的体感。
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?#
我曾经很长时间有一个想法,“大家都已经很忙了,音乐不就是听个乐吗”。大部分人上班都那么累了,哪来的时间去学习什么乐理去找什么冷门歌曲。随便放一首简单的口水歌乐呵乐呵不好吗。当时我也简单的推导,如果每个人都多一点钱,不用为生活奔波,那么自然就会去探寻精神上的追求了,好的音乐就会被发现了。
如果论经济,像越南这种我们觉得并不发达的国家,大众的音乐素养其实不差。某种文体活动在一个国家高度发达一般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这个地区产业单一,只能靠某种事物来获取精神支撑,如阿根廷的足球,社会价值观也绝对认可小孩把踢球当事业。还有一种就是这个区域本身已经足够发达,大众的物质条件被满足后自然会去追求精神补给,如传统的音乐强国 美英德法日,电子乐强盛的北欧。当下流行的 city pop 就是诞生于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。但国内的历史阶段和这两种都不匹配,没有穷到只能靠音乐来支撑国民精神,也不够发达到人人的物质需求都已基本满足。现在国内是在一种 “先发展硬实力 “的湍流中,艺术在其中会偶尔充当工具的作用,这种环境下,可有可无的音乐教育就不会被重视,审美水平从一开始就落后,出现开头所说的 “没有能力了解” 优质作品也是正常的。
同时也要说明的是,一个文明不可能只有一个历史阶段,一般只要经历过我上面说的两个阶段,都有大概率能孕育出不错的艺术形式,但这种艺术形式能否被持续传承与演进也同样重要。如牙买加人民以前被奴役,在民族解放后需要一种自己的音乐来自我表达,于是诞生了雷鬼,之后这种音乐形式也一直被改良与发扬。中国历经了很多文化繁盛的时期,但也因为朝代更替与动荡频繁,导致各种文化艺术的传承遭受了严重破坏。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读读《诗经》,"史书写不到的地方,诗歌在生长"。这些诗本身都是可以唱出来的,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,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”,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一之日觱发,二之日栗烈”,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曲谱多为口口相传,实际的唱法都已经失传了。
小时候的我#
小时候我经常和爸爸妈妈看诸如《中国 x 声音》类的音综,当台上的人哭着说自己为了想唱歌如何如何,自己的一生都为了音乐时,我当时的反应就是奇怪,不就只是唱个歌吗。小学美术老师给我们放《千与千寻》,我当时看的感受就是 “光怪陆离”,没有特别感动,也没觉得它非常厉害,但是却有着不可言宣的吸引力,经常能回想起汤婆婆那个像个小世界一样的油屋。
艺术的 “传达力”#
音乐作为最通俗的艺术形式之一,现在的处境其实相比于抽象绘画,装置艺术等艺术形式来说,处境已经好很多了,至少还有很多人会听歌,然后评论一句 “华语乐坛已死”。而像各大美院毕业展的评论区,就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。但最近央美毕业展中的 “倒置课桌” 在大众中获得了不错的口碑,我觉得这就是艺术的传达力,能够穿透阶层与隔阂,通过恰到好处的抽象与引导,让人们能从不同角度来解读与共鸣,又不至于完全偏离创作者的本意。
回到开头所说,现在国内的高质作品和大众的割裂是非常强的。如果看邻国日本反应了大众喜好的热度榜单,排在前面的,是藤井风、vaundy,Official 髭男 dism 等非常强力的新生代,且这些音乐相对国内 top 榜单上的曲目而言,是编曲作曲都不算简单通俗的那一类,但依然能获得广泛的传唱度。
而国内在周王陶林时代后,似乎就没有再涌现出既能 “常常” 霸榜主流榜单,本身作品也不落俗套的优秀新生代了。之所以周杰伦在大陆有着几乎独一档的口碑,一是他写的东西就算放在现在,硬质量上依然算得上优秀,二是他能做出每个人都觉得好听的音乐,但又不俗,这是非常强的一种能力,也就是上面所说的 “艺术传达力”。
艺术的传达力直接决定了艺术的消费端体验,传达要考虑当前消费对象的群体结构,国内最顶级的那批音乐人在他们自己的领域上实力是非常强的,rnb 很 rnb,爵士很爵,很正,很有质量,但问题是,当下的大众是无法直接理解这些内容的,我们明显缺少中间的过渡内容。当前大众对于作曲先进的接受度较低(比如一首歌里出现奇怪的音,奇怪的和弦,奇怪的节奏),但对于编曲先进的接受度是较高的(比如加个采样,加个民族乐器,用个什么 lofi 的效果器)。能被大众广泛接受并评价 “华语之光” 的一般也是后者。
当下的一首音乐作品,哪怕是很通俗的一首歌,作者在歌词,编曲,作曲中倾注的心血,大多数听众可能只能接收到 10%,大部分情况会停留在 “这段旋律好好听” 这种较抽象的评价。
音乐圈内的各种活动,大多也还是圈内人圈地自萌,今天开个展览,明天搞个比赛,后天做一个音乐企划。如果只是提升一小部分人的水平,就像木桶效应一样,大众该理解不了还是理解不了。如果从圈外入手,让每个大众多一些欣赏音乐的知识与方法,每个人都能欣赏稍微复杂那么一点的音乐,都能扒开 “好听” 的外衣欣赏作品更深的构造,那大众在听一首作品的时候,可能就能从原来只听得懂 10% 增加到听的懂 30%,不管是新增的还是存量的作品,都能从中受益。
我心中好的艺术作品#
所谓的 “好音乐”,到底有什么价值。为什么 “艺术 “常常被大众嘲讽,却依然花这么多成本去做?要知道,培养一个好的艺术家成本不算低。如果大众都很 “庸俗”,随便听听口水歌都能感到开心,一首工业流水线生产的廉价口水歌,就能让大家开心,这样难道不好吗?
其实对于我们来讲,是能感受到有些快乐是 “闪着光芒” 的快乐,有的快乐是 “散发着香精味” 的快乐的。也就是常说的由内啡肽产生的快乐与由多巴胺产生的快乐。而且从历史来看,一般是前者推动着社会在向前。人们总喜欢说 “音乐是主观的,艺术是主观的”,但其实就像 tiktok 和记录片一样,人们能从两者中都获得快乐,但这两者哪个更有营养却是没有争议的。当你欣赏到好的艺术时,你一定会感觉那段时间是被意义填充了时间,甚至延长了时间。是一种可以累积的人生体验。
同时不管是文艺作品还是科技发明,好的东西需要能带来 “可能性”。我之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披头士能在乐史中占据一个如此高的位置,但结合他们当时的历史背景,他们开创了新的录音形式,新的发行方式,让专辑从此走向主流,几乎将通俗音乐推进了一个世代。这些新的可能性让后人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更自由的创作。很多问题我们当前找不到答案,但可以试着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,也许某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后,当下的难题就会被取代,就像我们小学时觉得一个作业做不完就会死,但长大发现,那些问题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。
自己身边有着不少人靠着一两首歌熬过某段低谷的经历,也认识一位大佬因为看了星际穿越而选择了航空航天业,也在 b 站关注了一位 up 主顶着绫波丽的头像,在生物实验室手搓人造大脑。优秀艺术作品对于严肃科技所起到的引导与吸引作用是不容忽视的。
人一开始都是趋向熵增,趋向混沌的感性动物,教育将人锚定,感性将人吸引,接着投入理性创造的甜蜜献身。
但当下,算法工业化制作的 “香精” 快乐充斥在人们周围,如果一直迈不过算法的香精牢笼,是不会意识到当下的快乐是 “香精味” 的快乐的,很多人也是在这种循环中渐渐沉沦。有的人可以幸运的从朋友的推荐、某次推荐算法的良心发现、或自己本身的求知欲望帮助下脱离香精的泥潭,但是另外的大多数则没有这么幸运。
良好的艺术欣赏能力也应该是向下兼容的,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,只要人们能从艺术作品中获得 “可持续” 的放松、激励、或其他正面的影响,我觉得都是好的。比如当你提高了音乐的鉴赏水平,你会发现原来一首简单的歌中还有那么多的细节与巧思,原来之前听着奇怪的爵士交响乐古典乐前卫摇滚等等音乐种类,都充盈着理性与感性交汇的美,会打开完全不一样的音乐体验大门,而且这种体验戴上耳机就可以享受了,it's free。
专业性的消解#
在我小时也就是我妈妈年轻的时候,她听的歌我记得的几首是 “千千阙歌”、“我只在乎你”,“小城故事”。这些歌要么是从当年大热电视剧中主题曲插曲,要么是由大的唱片公司进行发行的,信息的来源是一定程度中心化的,专业的机构掌握着专业内容的话语权。但在短视频等碎片化平台中,音乐的话语权不再由专业的主体所掌控,一首歌只用十多秒的抓人片段就可以在短视频平台爆火,一个系列的短视频全用着同一个配乐,音乐不再是独立的欣赏主体,而只是一个 “内容” 的引子,当你听到某个配乐,大脑就自动准备迎接早已看过多遍的同系列视频,至于本身的音乐则不再重要。人也是动物,天生就更容易被这种重复刺激所吸引,门槛低的低质洗脑歌曲在这种场景下肯定会更加占优,这样只能导致恶性循环,音乐鉴赏被消解,取而代之的是原始的、本能的音声重复刺激。当一个群体本身素质没有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时,这种去中心化的自由反而会导致混沌加剧。
但其实就算在一个被公众天天唾弃的网络巨头的音乐部门中,掌舵的人肯定也想做更健康,更优质的内容,他们不管怎么说也是比一般大众更加了解音乐的一群人,但是当 kpi 压下来的时候,船舵肯定还是会偏向 roi 高的低质流水线战略叙事中,先拿数据才能存活,他们是音乐部门的掌舵人,但也可能是一个家庭中的顶梁柱,当下社会价值观中。小家的短期利益几乎都会大于大家的长期利益,即使大家的长期利益会反过来反哺小家的长期利益。
Let's make cn music great again#
当前的历史阶段注定了文体在国内不会被主流列为一等,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,国内音乐的繁荣点我认为是会到来的,但也不是我们光等就可以等来的,碎片化导致的音乐专业性解构可能是不可逆的,开头所说的双向抛弃也会是一个恶性循环。目前国内的文体建设也远远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(金牌多不代表是体育强国),当两者脱钩太远,可能离赛博朋克 2077 就更近了。
开头图片弹幕中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随意评价是傲慢,但幸运获得艺术奖赏能力的人不去考虑其他人的教育环境、资源分配就扣上 “品味低下” 的帽子何尝不是另一种傲慢。音乐市场上,我们需要再多一些放下身段的音乐人,去做过渡性易理解的优质音乐。当前有优秀鉴赏能力的人也抛弃自己高人一等的幻想,以平常心向周围的人推荐与解释。媒体人再多一些良心,做更优质的内容,发挥社会话筒本该有的作用;各大平台希望哪天有个能力与理想兼备的人来掌舵,或者各位保持初心奋力前进,成为那个掌舵的人;有精力与经验的人也一起建设配套的知识内容(如我们在建设的自由派音乐理论),让公众能用更低的成本跨过低质工业糖精组成的茧房,对音乐有更多的体验,也让优质作品能被更完整的解读与消费。
艺术不是生活的全部,就像绿洲乐队的那句歌词
Please don't put your life in the hands
请不要把你生命的意义
Of a Rock n Roll band
押注在摇滚乐团上
但我最开头说了我小时候的一些记忆,现在我对于《中国 x 声音》中各种为了唱歌追梦的音乐人,已经很能理解这种情绪了。在我上完初中,高中,大学,进入社会这快两年后,发现人还是需要一个最底层的人生罗盘,不管是对自由的向往,对天下大同的追求,亦或是做世界上最好吃的煎饼等等,不然再如何升职加薪,也只是从一个围城踏入了另一个围城。《千与千寻》复映的时候,我拉着爸爸妈妈去看,当千寻告诉白龙他的名字,从天空降下,久石让的《ふたたび》弦乐响起时,我妈妈说她不知道为什么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;去年过年回家在路上与老一辈一起听铡美案唱映山红;在无数个焦虑的夜晚听着 Merry Christmas Mr. Lawrence 做着笔记;和喜欢同一个乐队的陌生人的信件在 2000 公里间来回穿梭。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,与帮助别人获得体验。我想它们在我生命中的这些缝缝补补,给我的这些体验,就是艺术对于我的意义。我也期望更多的人,能获得更多体验美好的能力与氛围。
艺术是文明的精神锚定,历史的进程很难改变,但希望有能力的朋友,都可以尽自己所能发光发热,推进国内音乐市场的过渡与前进。艺术千秋,人生朝露,也祝愿所有人也能在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帮助下,在这七八十年的生命中获得更多,更珍贵的体验,共勉。